close

生活在高房價的時代,許多人想買房卻買不起。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《mobile01》貼文,表示有些低薪族為了買房,反讓自己淪為「房蟲的奴隸」,每天只能省吃儉用,連夢想和生活品質都不能兼顧,因此呼籲年輕人「不要被侷限在一定要買房這迷思。」

原PO在貼文中感嘆,「一個月只賺20K、30K、40K的年輕人,不要被侷限在一定要買房這迷思,人生如果把大部分賺來的錢都拿去買房,真的是很蠢的一件事。」他說不少人為拚一間房,接受了不合理的房價,每天省吃儉用,看到想買的東西不敢買,反讓自己成為「房蟲的奴隸」,他直言:「你的夢想你的人生,房蟲替你享受。」

至於有人認為年老後沒房住怎麼辦?原PO認為之後房價也許會下跌,也可能有新的居住型式出現,退休了也可以去郊區買房養海外期貨教學老、或住養老院,年輕人實在不需要急著購屋,「你都還沒老,想這問題幹嘛?年輕就在想養老。」

海外期貨是機會也是風險,海外期貨比境內期貨市場相比更為複雜多變,美國是目前在海外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,建立了許多層次、專業化的期貨經紀業務模式,期貨經紀公司分為四類,即期貨佣金商(FCM)、介紹經紀商(IB)、商品投資基金(CPO)、商品交易顧問(CTA)。其中,FCM主要為IB、CPO、CTA提供交易渠道服務,後三者更多體現了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特色。根據統計在美國期貨業協會(NFA)註冊的FCM目前共有192家。美國的FCM又可以分為三種:全能型金融服務公司:如高盛公司、花旗環球金融、摩根大通等金融巨頭,期貨經紀業僅佔其業務的一部分。在這類公司中,負責期貨海外期貨開戶經紀業務的機構可以是總公司的期貨部,也可以在總公司下設立專門從事期貨經紀活動的子公司。這類公司大多數具有交易會員資格和結算會員資格。那像我們台灣地區的期貨經紀商主要有四類:一是專營期貨經紀商;二是兼營期貨商;三是期貨交易輔助人,主要是一些獲許經營期貨交易的輔助業務,包括招攬客戶、代理期貨商接受客戶開戶、接受客戶的委託單並交付期貨商執行等;四是複委託公司,就是代理本土客戶從事海外期貨交易,客戶委託單經境內期貨商,再轉給境外的交易所達成交易。

貼文一出,不少網友贊同海外期貨開戶原PO的看法「贊成樓主說的,賺不了那麼多給房蟲就不要當房奴,勇敢追夢吧」、「人生苦短什麼時候要葛屁都不知道,多出國玩幾次,多吃點好料比較實在」、「同意,至少現在不能買房。」

不過也有人持反面意見「生育呢?前面揮霍完青春夢想之後,我怎麼買房給老婆小孩住?」、「講那麼多,其實只有一個重點,買得起或買不起」、「買房不是最蠢,最蠢的是:你大部分錢都拿去租房」、「原PO不需要去檢討低薪的人,該檢討的是房價不是人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g3parth3187 的頭像
    pg3parth3187

    pg3parth3187的部落格

    pg3parth31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